廣告信息查詢平臺 -易播網

登錄

登錄后可開通VIP 立即登錄
請選擇您要開通的時長:
1天
1周
1個月
應付金額:
¥19.9
請選擇支付方式
掃碼支付



0



0
加入易播VIP即可下載
立即開通

發送咨詢需求

投放地區

*

投放品牌
投放時間

*

投放預算
詳細需求

0/300

提示:可直接致電4006061611 聯系易播客服,方案建議,信息咨詢

如何看待數字廣告行業虛假流量

2016-10-18 10:49:49
核心提示:雖然當下廣告行業的反流量欺詐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善,但在美國,反欺詐的成本卻一直都居高不下,eMarketer近期的一份報告表明:“越來越多的非常復雜的方法在持續影響著移動端、視頻等的衡量指標?!?/div>


  雖然當下廣告行業的反流量欺詐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善,但在美國,反欺詐的成本卻一直都居高不下,eMarketer近期的一份報告表明:“越來越多的非常復雜的方法在持續影響著移動端、視頻等的衡量指標?!?/p>

  “眾所周知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氨M管距這句話誕生已經過去了20年,但今天的數字廣告依然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1.gif

  MyersBizNet2016年4月曾做過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市場對流量反欺詐的相關話題關注度很高。對美國的媒體代理商和品牌營銷人員來說,偽點擊率和自動刷量是他們在進行媒體計劃和媒體購買時最為關心的熱點問題。而可見曝光也逐漸成為了流量欺詐中非常令人擔憂的一個問題。

  不管廣告行業花費多么巨大的時間、資源和精力進行反流量欺詐,效果都未能立竿見影。全美廣告客戶協會(ANA) 和 White Ops在聯合推出的一項關于“數字化廣告流量欺詐”的研究表明:從2014年到2015年,全世界范圍內有關流量欺詐的基準線都未曾改變過。該研究還表明,廣告主們每年都要花費72億美元來應對流量欺詐。

2.gif

  那些公開售賣的程序化廣告庫存,通常會存在更多流量欺詐的問題。而公開售賣的市場由于更多依賴于中間環節,這也就給了流量欺詐的組織機構更多混入廣告行業產業鏈的機會。 Integral Ad Science 驗證的影響2016年Q1數字化展示廣告的數據表明,有8.3%的曝光量都是虛假流量。

  大規模的廣告虛假流量,對廣告主而言,可謂是巨大的資源浪費。但為什么廣告流量造假現象如此猖獗,它們又為何會不斷壯大,筆者將其歸納為三方面。

  一、有利可圖

  美國互動廣告局(IAB)、流量欺詐調查組織以及咨詢公司安永( EY )估算,2015年美國的無效流量已經給數字化展示廣告行業帶來了46億美元的損失,這其中包括流量欺詐組織和在無效流量上花費的1.69億美元。

  根據估算,僅在惡意廣告攻擊上的花費就高達11億美元,這其中包括了用戶瀏覽器劫持、非法下載病毒、以安裝僵尸網絡為目的的軟件安裝,以及其他卑劣的措施(如鏈接劫持和強制廣告注入等)。流量欺詐的市場估算規模,從側面也反映出來其對廣告行業的影響之深。

  一項由ANA/White Ops發布的獨立報告表明,CPM超過10美元時,自動刷量的比例比CPM相對低的庫存高出39%。同時,程序化交易媒體,尤其是視頻,在虛假流量上表現更為明顯。

3.gif

  而相關數據表明,廣告流量欺詐的利潤空間高達80 – 94 % ,因為它沒有產品成本,沒有帶寬成本,而且他們使用不知情的消費者的被惡意軟件感染的電腦進行欺詐。它可以通過算法、腳本和機器人完全自動化,操縱數以百萬計的僵尸網絡。

  用戶每安裝一次惡意應用,欺詐者可以從受害公司那里獲取0.3至2美元不等的報酬。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統計,全球移動廣告的支出到2016年將達到420億美元。如果按照惡意流量占所有流量21%來估算,欺詐廣告將給廣告主造成大約8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二、技術

  欺詐廣告推廣者用了高科技手段來逃避技術監管,例如毫秒級更換廣告素材,針對不同地區、語言和機型進行投放,除非建立高科技的反作弊團隊,否則難以對廣告的實時有效性作出評估。

  三、監管

  廣告欺詐活動未來或許將成為可控的麻煩。這樣的欺詐無法被根除,但可以得到限制。廣告欺詐、虛假流量等行業行業監管力度的缺乏,不僅會為加大廣告主的預算負擔,更會導致到整個互聯網廣告商業生態的繁榮發展。長此以往,不僅廣告主的權益會受損,優質誠信的媒體也會由于劣幣驅逐良幣,被迫進入惡性循環。針對愈來愈多廣告欺詐問題。

  總體來講,在加大廣告行業監管力度,鞏固技術門檻的前提下,尋找正規可靠的組織機構是關鍵所在。舉個例子,聚焦程序化廣告的平臺企業Avazu Holding在應對欺詐上,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它建立在基于規則的模式和機器學習算法上的。另外,其內部也有反欺詐小組,專門盯著這個領域。Avazu Holding在應對廣告欺詐上,探討出適合自身的一套技術解決方案并建立專門的反欺詐小組就非常值得學習。

  結語:廣告主既是廣告刷量的受害者,也是“推動者”。當廣告主過分追求KPI及某些效果指標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忽視廣告刷量的影響。當市場中突然出現明顯低于標準價格的廣告流量時,很多廣告主樂于追求量而不問來源,使得廣告刷量有了發展的土壤;另外是對于廣告刷量的危害性估計不足,很多廣告主認為即便是刷量流量,只要帶來的轉化數據好就可以了,而忽視了正常流量在歸因分析、渠道選擇和戰略規劃上的指導性作用,錯誤的選擇投放渠道,最終使得廣告預算越來越多的浪費在垃圾流量上。


查看更多資訊

欧美AAAAA级毛卡片在线_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_国语对白刺激chinese国产_制服丝袜亚洲无码在线视频_国产yw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