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伙呆!撤出島內方便面市場,臺灣康師傅公司解散了!
核心提示:說到方便面,消很多絕大多數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康師傅了,這個品牌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都非常深刻。但根據臺灣康師傅方面發布的清算說明,頂新集團旗下“臺灣康師傅”公司確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這個決定一出,也就意味著以后要想在臺灣吃到康師傅方便面就只能靠進口了。
說到方便面,消很多絕大多數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康師傅了,這個品牌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都非常深刻。但根據臺灣康師傅方面發布的清算說明,頂新集團旗下“臺灣康師傅”公司確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這個決定一出,也就意味著以后要想在臺灣吃到康師傅方便面就只能靠進口了。
臺灣康師傅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并出租給味全委托生產,但2014-2015年爆發黑心油事件后,2015年臺灣康師傅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面,因此董事會決定清算解散,而此次清算事件被業內視為康師傅“徹底退出臺灣市場”。
而即使此次解散事件未深層次波及大陸市場,方便面市場多年下行,“市場一哥”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業已顯得“力不從心”。雖然退出了臺灣方便面市場,但康師傅在中國內地的日子似乎也不好過。隨著經濟增長和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來替代現在的方便面,自2014年起,康師傅控股收益連續兩年下滑,為了應對下滑趨勢,康師傅近年來已經開始推出高價面,包括愛鮮大餐和珍料多等容器面,今年5月,康師傅方便面還策略推動系列經典,以鞏固4元價格帶,并在4.5元以上價格帶主推熬制高湯系列等升級產品。
但從市場策略來看,康師傅的策略過于保守,與消費者的互動還是過少。如今很多品牌通過大型綜藝節目、娛樂營銷、粉絲營銷的模式開展市場銷售,但康師傅更多的還是利用傳統的代言人或是硬廣的方式,對于新生代的消費者來說提供不了品牌聯想、進而產生購買欲望。要想進一步優化策略,對于康師傅而言還需要對整個品牌進行激活,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改變傳播模式。